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据统计四分之一的老年患者会在一年之内死亡,真正的原因并非骨折本身,而是骨折后的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血栓、感染和心律失常等。如果上一代有过髋部骨折,下一代上了岁数也要引起警惕,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最重要原因是骨质疏松症,这是一种可以遗传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随着骨量流失,骨密度降低,骨头变脆,一旦发生跌倒,下楼梯甚至打喷嚏,都可能引起骨折,以髋部,脊柱,手腕最常见,有以下特征的人尤其要引起注意:
50岁以上的女性,尤其父母一方有过髋部骨折的人。
身材高而且瘦的人。
不爱运动,长期坐着或者躺着的人。
喜欢吃素或者正在减肥,肉,蛋,牛奶,蛋白质摄入过低的人。
抽烟,喝酒,喜欢喝咖啡,浓茶,碳酸类饮料的人。
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的人。
为什么髋部容易骨折?
髋关节承担了人体上半身的全部重量,它是一个球窝关节,拐弯的地方叫股骨颈,长度大约在4-5厘米左右,也是关节最薄弱的地方,大部分老年人的髋部骨折都发生在股骨颈,主要原因就是骨质疏松,这种骨折不好恢复,骨折发生后会损坏血液供应,导致其中断,造成缺血性坏死,进而发生塌陷。
有什么办法预防?
筛查骨密度,骨密度低的人,骨骼风险会增加1到倍,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56%的女性和18%的男性骨密度偏低,如果具备以上的骨质疏松风险因素,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骨密度筛查。如果年龄超过65岁,无论男女都建议进行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症大多发生的无声无息,尽早筛查可以有效预防突然出现的骨折。
保持肌肉力量,大部分髋部骨折都是由于跌倒引起的,老年人要注重保持肌肉力量,平时多做一些耐力和平衡力的练习,经常锻炼至少能降低一半的跌倒风险,长期不锻炼的人即使没有骨质疏松,跌倒的风险也会随着时间越来越高。
注意日常饮食,普通人每天需要摄入-毫克钙,对于骨质疏松风险高的人群,建议50岁以下的女性和70岁以下的男性每天摄入毫克钙,50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每天摄入毫克钙。同时需要维生素D来帮助吸收钙,目前的建议是70岁以下每天IU,70岁以上每天IU。除此之外,每天多吃富含钾的水果和蔬菜,钾对钙代谢有积极影响。身材也不要太瘦,适当补充蛋白质有利于肌肉质量,并且能促进骨骼健康。
定期检查眼睛和药物,岁数大了眼睛看不清东西,容易绊倒或者跌倒,因此有必要定期检查和纠正视力,如果服用一些药物后感到昏昏欲睡,头晕、虚弱或失去平衡,也要及时咨询医生,最好换一种副作用轻的药。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