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春困rdquo源于湿气

春季虽然温度有所回升,雨水也是逐渐增多。多雨季节,人体若阳气不足,易受湿邪侵犯,脾因湿困而致运化失职,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肠胃问题等,这在中医上被称为"湿困"或"春困"。

根据《黄帝内经》记载,湿邪为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是一种内在的病理产物,指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导致体内水液停滞而湿浊内生。

如果春天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湿气太重会引起的五大危害1.脾胃病

如果湿气重,尤其是寒湿内侵,会引起脾胃病高发,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胃脘胀满、有积水感、腹泻、胸闷、咽部阻塞感等。

2.颈腰椎病

每到连绵的阴雨天,医生就会发现因颈椎不适的中青年人群呈现上升趋势。阴湿气候很容易导致寒邪侵入体内,诱发颈椎不适。

3.皮肤病

湿气重的时候,也是皮肤病高发时期,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与天气闷热、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

4.关节病

中医认为,骨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即“骨痹”,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和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性疾病。在阴天、下雨、寒冷、潮湿时,关节肿胀和疼痛会同时加重。

5、颜面和身材问题

湿气重的人,起初感觉大便溏稀不成形、犯困,久而久之会进一步变为:皮肤长斑长痘,暗黄无光;水肿肥胖、大腹便便;再继续发展则会引发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

艾灸祛湿

湿热:口干、口苦、口黏、想喝水,喝了水以后,有的不太解渴,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症状。

湿热患者建议艾灸:曲泉、三阴交、丰隆

曲泉是肝经的合穴,清肝火、祛湿热的功效非常好。

三阴交是脾经的大补穴,可以把体内的湿浊毒素排出去,用来养血、调月经、妇科病也很好。

丰隆,则是祛除湿气、化痰的必取穴,不管什么湿都可用到它!

寒湿:一般喜温、喜热、怕冷。

寒湿患者建议艾灸:中脘、关元、丰隆、承山、足三里

中脘穴和关元穴是最常用的调脾胃、补阳气之大穴。承山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具有理气止痛、舒筋活络、运化水湿、消痔的作用。足三里有升阳益胃之功效,是调理脾胃虚寒、气血亏薄不可缺少的用穴。

为健康创造蕲绩·用蕲绩守护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nglish.net/gjyyw/70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