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骨关节炎是软骨退行性变;类风湿关节炎则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病理改变不同:骨关节炎主要病变在软骨,出现软骨退行性变,骨增生形成骨刺,较重时引起软骨下骨破坏;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病变在滑膜,滑膜炎逐渐侵蚀到骨,引起骨破坏。
(3)发病年龄不同:骨关节炎在老年发病,随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也增高;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高峰在40~50岁。
(4)最常受累的关节不同:骨关节炎常侵及远端指间关节,周围少有炎症表现,其次为负重关节,而腕、掌指关节较少受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受累的关节是掌指关节、腕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而很少累及远端指间关节。
(5)对全身的影响不同:骨关节炎一般只局限在骨、关节,除由于骨增生压迫神经和血管的继发症状外,不直接影响其他脏器;类风湿关节炎则除关节外,可以累及全身许多脏器,如肺脏、肝脏、心脏等。
(6)实验室检查不同:骨关节炎一般无特异性的血清学变化;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出现包括类风湿因子在内的许多自身抗体。
(7)遗传学不同:骨关节炎与HLA中的各个位点无显著相关性;而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与HLA-DR4有一定相关性。
(8)用药及治疗反应不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非甾体抗炎药只在疼痛时应用;而骨关节炎则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对骨关节炎无效,甚至有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