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也会有患者表现肿胀、弹响、积液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残废。常见的关节炎可分为三种类型:骨关节炎,创伤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1.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
2.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
3.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
4.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
5.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
治疗方法膝关节炎在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就会加重,且早期为阵发性后转变为持续性尤其是夜间疼痛加剧。这也就造成膝关节活动受限出现跛行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关节就会出现畸形的现象。
1.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内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训练、减肥、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见于下文膝关节炎的预防)。
2.药物治疗:
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病人,轻度至中度疼痛可以通过服用止痛药物控制。这些药物主要包括各种非甾体消炎药(NSAIDs)以及中枢性止痛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等。但在药物治疗中必须注意的是,要警惕一些药物的消化道副作用,如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等,还有药物会引起血小板凝集抑制等副作用。
3.关节腔注射治疗:
关节腔注射治疗能迅速减轻和缓解疼痛症状、延缓关节破坏和恢复关节活动度,阻止软骨和骨破坏,防止畸形和残废。相对于前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好。然而关节内注射治疗是一种侵袭性操作,要避免医源性关节内感染,对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要慎重。
4.手术治疗:
骨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经以上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①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②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部件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严格地讲,手术指征包括:①有关节损害的放射学证据;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续疼痛或者已造成残疾;③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其他治疗方法,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膝关节炎的预防方法1、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滑膜炎症。体重下降后能够有效防止或减轻关节的损害,并能减轻患病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有助于本病的治疗。
2、避免长时间站立及长距离行走
长时间站立行走会增加关节承受力及加速关节退变。
3、及时和妥善治疗关节外伤、感染、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等原发病
4、补钙
以食补为基础,注意营养的平衡,多食奶制品(如鲜奶、酸奶、奶酪)、豆制品(如豆浆、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金针菜、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带、鱼、虾等海鲜类。同时应多见阳光及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必要时,适量补充钙剂,但应注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补钙。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碳酸钙D3片加入了维生素D,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
5、坚持适量体育锻炼
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
6、注意关节保暖
关节保暖对于预防骨关节病也很重要。关节受凉常诱发本病的发生。
有其他好的锻炼方法,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医院疼痛门诊(外科诊区7诊室)
出诊医生介绍:王红,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于中国医院疼痛科张国荣教授。研究方向:疼痛诊疗。研究课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血液生化特征。
特色诊疗疾病: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骨关节炎、网球肘、筋膜炎、带状疱疹神经痛等疼痛疾病。
挂号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7:30-11:00下午14:00-16:30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