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关节炎关爱中老年人

年第52期(总第55期)

  在我国,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时患者常关节疼痛难忍,导致其行动缓慢、步履蹒跚,甚至活动受限。本篇将带您全面了解骨关节炎的有关知识。

一、定义及分类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组织,最终发生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溃疡及整个关节面的损害。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或肥大性关节炎。

  按病因是否明确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骨关节炎;按关节分布分为全身性骨关节炎、手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和髋骨关节炎等;按有无症状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放射学)骨关节炎。本篇主要阐述特发性症状性骨关节炎。

二、流行病学

  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与年龄、性别、种族及地理因素有关。一项关于骨关节炎的十五攻关课题成果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特发性骨关节炎患病率为46.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1.6%,女性患病率为50.4%;60岁人群比40岁人群的患病率高出一倍;中国人髋关节骨关节炎患病率低于西方人,白人的骨关节炎患病率低于黑人。

三、发病原因

  骨关节炎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易感因素:遗传、高龄、低骨密度、肥胖、吸烟及其他疾病等。

  2.机械因素:创伤,如关节内骨折;特殊关节或部位生物力学异常,多由过度运动、长期从事反复使用某一关节的工作、剧烈体育活动等引起。

四、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主要表现为关节及其周围疼痛、僵硬、关节骨性肥大和功能障碍。本病好发于手、膝、髋、足和脊柱等关节。其临床表现随累及关节的不同而异。   (一)症状

  1.疼痛:疼痛、酸胀、不适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发生于活动后,休息可缓解。随病情进展,负重时疼痛加重;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夜间可痛醒。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致使持物、行走和下蹲困难。由于软骨无神经支配,疼痛主要由关节其他结构受累引起。

  2.晨僵和关节胶化: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分钟。关节胶化指在晨起或久坐后,初站立时感觉关节不稳定,需站立片刻并缓慢活动一会才能迈步。

  3.其他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行走时失去平衡,下蹲、下楼无力,不能持重,活动受限,关节挛曲等。负重关节受累将导致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打软。

  (二)体征

  1.关节肿胀及畸形:因局部骨性肥大或渗出性滑膜炎引起,可伴局部温度增高、积液和滑膜肥厚,严重者可见关节畸形、半脱位等。

  2.压痛和被动痛:受累关节局部可有压痛,伴滑膜渗出时更加明显。有时虽无压痛,但被动运动时可发生疼痛。

  3.关节摩擦感:关节活动时触诊可有粗糙的摩擦感,以膝关节多见,可能为软骨缺失和关节面欠光整所致。

  4.活动受限:由骨赘、软骨丧失、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及关节破坏所致。另外,可因关节内的游离体或漂浮的关节软骨碎片,导致关节活动时的绞锁现象。

五、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阻止和延缓疾病进展,保护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案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疗法。

  1.非药物治疗:以自我调理为主,如适当的医疗锻炼、理疗、针灸。

  2.药物治疗:包括控制症状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弱阿片类药)、改善病情药物及软骨保护剂。

  3.手术治疗:适用于功能严重障碍者。

六、保护关节小贴士

  1.科学饮食。饮食应营养全面,品种多样,严格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糖饮食,并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多食奶制品(如鲜奶、酸奶)、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蔬菜(如胡萝卜、小油菜)及海产品(如紫菜、鱼、虾)。同时多晒太阳及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

  2.控制体重。肥胖是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老年人应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减轻体重可防止或减轻关节的损害,并减轻关节承受的压力,有助于骨关节病的防治。

  3.防寒保暖。保暖可促进关节的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从而保护关节。

  4.合理锻炼。适当锻炼可保护和改善关节,缓解疼痛。建议选择对关节冲击小的柔和运动(如游泳、散步、慢跑);尽量减少攀岩、踢足球等关节过度受力的运动。

  冬季是骨关节炎的高发期,中老年人更需科学饮食、控制体重、防寒保暖、合理锻炼,积极合理预防,尽享晚年健康。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中药
郑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nglish.net/gjybf/22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