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10月7日电近日,医院骨一科团队,为一名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完成了肩关节镜下钙化病灶清除术,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明显。
56岁的王大爷因右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周来医院就诊,由于疼痛剧烈,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在外行保守治疗无效,来到骨一科就诊,孔庆华主任医师接诊并为患者进行了仔细的体格检查,结合王大爷的肩关节MRI及其他影像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并接收入院治疗。
术前X光片
术前MRI
入院后骨科主任鞠玉亮带领骨一科团队进行了术前讨论,该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明显,决定为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钙化病灶清除术。在完善术前各项辅助检查并排除手术禁忌后,鞠玉亮带领团队为患者制定了术中麻醉和手术计划,并详细地向患者家属介绍了手术方式和注意事项。本以为是常见的“肩周炎”,听着专业又敬业的医生详细的病情讲解后,患者和家属对诊断和手术方式表示充分理解并同意手术治疗。
术前三维重建
手术由孔庆华主任医师指导,庞涛主治医师主刀,在手术麻醉科的配合下进行了肩关节镜手术。术中可见患者盂肱关节退变、肱二头肌腱退变并磨损、毛糙,肩袖下表面呈炎症反应,部分可见“草莓斑”样改变,肩峰下间隙及肩袖上表面可见大量石灰渣样钙化物质,在冈下肌肌腱近三角肌后方部位找到钙化病灶,使用射频等离子刀、刨削刀、探钩、刮匙等一一清除病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给予消炎、消肿等药物对症治疗后,患者右肩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活动度较术前改善明显,手术效果满意。
术中见肩袖上表面石灰渣样物质
术中钙化灶
文献表明,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发病率在2.7%-20%,患者通过药物治疗、针刺、封闭等治疗可获得疼痛缓解,但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清除钙化灶是有效治疗方法,术中定位钙化区域是手术的关键和难点之一。肩关节镜是技术难度相对较大的一项关节镜技术,近年发展较快,适用于冻结肩、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肌腱损伤、肩关节游离体、滑膜软骨瘤病等肩部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相对于传统手术的切开关节腔、出血多、损伤大、易粘连、易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限、恢复慢等多种弊端,肩关节镜手术只需在肩部切开几个0.5cm的小切口,就能完成复杂的肩关节疾病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损伤小、切口美观、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快等多种优势。
近年来,骨科在关节镜手术治疗方面与时俱进,在常规开展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基础上,相继开展肩关节镜、肘关节镜、腕关节镜、踝关节镜下关节疾病的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手术的完成标志着我院骨科肩关节镜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拓展了关节镜的疾病诊疗范围,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图片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