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六院骨科欧阳元明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让许多患者远离了疼痛,恢复了膝盖功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关节已经发展到第五代,预期寿命也将进一步延长,然而不可否认人工关节毕竟有使用寿命,存在翻修手术的可能。
人工膝关节本身很难损坏,所以翻修不一定是因为置换的假体损坏,而通常是由于出现膝关节假体出现松动、感染、疼痛、屈伸功能受限等一系列症状,需要重新进行翻修固定。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导致需要翻修的,下面我们来说说。
1、假体周围骨质溶解,长期使用关节后假体松动,患者关节周围疼痛,影响患者生活。
2、置换关节周围出现感染和关节肿痛,这也需进行关节翻修。
3、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因外伤导致关节假体周围骨折,需要翻修。
4、患者有关节脱位和关节置换后关节脱位也应修正。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必须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由于不同的原因,每次翻修的手术方法也不同。
根据导致翻修的原因进行分析,将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因素可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患者自身因素,肥胖超重,骨质疏松,术前下肢内外翻畸形程度,关节活动功能,下肢骨性结构发育异常,骨缺损程度,是否合并影响下肢肌肉力量的疾病,都会影响手术后的假体存活率。此类患者,手术难度较大,术中遇到复杂情况的可能性更高,假体安放的位置选择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下肢力线矫正的影响更大,加速假体的磨损。
二、手术因素,未能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并制定手术方案。术中操作技巧局限,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平衡破坏,未能对生物力学功能进行重建。
三、假体因素,关节置换假体材料很多,也有进口和国产之分,但是不一定是贵的就是好就是对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用最合适的假体型号和材料。
四、术后使用因素,在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计划,指导其功能锻炼。术后康复不良,造成肌肉萎缩,导致关节不稳,更易损伤假体。过度运动,不正确的关节姿态,比如经常深蹲、盘腿、压腿等,也会造成假体局部的过度受力而磨损。不当的运动也会增加外伤的危险,造成假体周围骨折。
五、术后感染,关节感染是对关节假体使用威胁最大、最凶险的因素,一旦出现术后感染,造成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往往是灾难性的;若关节感染控制不住,只能进行翻修手术甚至假体取出,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什么人翻修的可能性大?
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翻修手术,85%到90%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膝关节植入物的寿命持续大约15到20年,甚至更长,相较于老年患者,年轻患者则更有翻修的可能,除此年龄关系之外,还有以下三类患者存在翻修的可能性比较大:
高强度活动:高强度的活动不适合膝关节置换患者。虽然从事这些活动时,当时可能不会感觉疼痛或者困难,但会对植入物施加过大的压力,从而加快磨损。
2、肥胖:体重超重肥胖的患者,植入物可能磨损得更快,所以保持正常体重非常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控制体重,坚持进行适当的锻炼也能加强腿部肌肉和软组织力量,保持人工关节的稳定性。
3、骨质疏松:对于上了年纪的患者,骨质疏松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当骨骼变薄而且多孔,骨量流失严重,不仅容易发生骨折,还会影响人工关节的功能,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很有必要。
导致膝关节翻修的原因很多,因此术前明确诊断,制定翻修方案很重要。可以从患者的疼痛、关节稳定性作为重点,对于不同的原因,做出相应的处理。另外还要注意预防手术期感染,提高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治水平。所以建医院复查假体以及周围骨折和软组织的情况,以便于选择合适的方式治疗。
欧阳元明(医院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