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医院(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志杰说,骨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这些。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骨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上下楼困难——上下楼困难并伴随膝关节疼痛。
鸭子步——髋骨关节炎,由于关节软骨退变,老年患者蹒跚行走,像走“鸭子步”。
手指红肿——一个或多个手指红肿发痛,手指末端或近端关节发生骨膨大。
蹲下去起不来——关节软骨磨损或脱落,游离体停留在关节腔内,导致部分功能障碍。
打软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因受疼痛刺激突发痉挛。
骨性关节炎病变部位多为双手的远端指关节,双膝关节,双髋关节,体型肥胖及关节活动多的人群多见,早期症状较轻,可以表现关节轻微不适,起身或下蹲,下楼梯时关节一过性的疼痛及关节响,休息后可减轻或自行缓解,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病变的关节外观上可出现骨性增生性痛性结节,X线片上可以见到骨质增生,重者可以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如果此时还没有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软骨损坏进一步加重者,就会出现关节积液,软骨下骨质的破坏,最后形成关节畸形,此期往往通过单纯内科治疗疗效不好,还需要外科的关节镜及外科手术治疗,关节强直影响关节功能者往往需要关节置换才可以正常生活。大部分早期骨关节炎的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正确的运动、锻炼,及适当的药物治疗症状都能得到改善甚至消失。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内的滑液,运动时会使关节滑液在软骨内的循环。关节如果长期固定不动,会导致软骨营养不良,进而早期退化。反之,过度运动造成关节的过度负荷,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特别是已经有骨关节炎的病人,如果再做不适当的运动或锻炼,会加重病变的发展。故运动原则为“不负重或少负重”,以增强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为目标,达到增加耐受性、减轻疲劳、增强抵抗疾病综合能力的目的,从而防止病变进展。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病,一般不侵犯内脏,早期规范治疗预后好。骨性关节炎生活方面建议劳逸结合,如果体型肥胖建议减肥,减少负重关节过度劳损,运动方面可以选择引体向上或游泳以减轻双膝双髋负重,让负重的关节得到休息。有此可见,骨性关节炎如果没有及时就医,持续性骨破坏,重者会造成关节畸形,甚至需要关节置换,故早期及时就医,可以明确改善骨关节炎的预后
专家简介:
医院(医院)
医院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博士
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冲击波医学常务委员
河南省肌骨超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损伤康复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专业
主要擅长:运动创伤导致骨折及韧带术后康复
研究方向:肌肉韧带运动损伤生物力学研究,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冲击波在肌肉韧带修复中的应用等
发表7篇SCI论文,主持并参与5项省及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