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利教授以毒攻毒治癌症

白癜风诊疗指南 http://m.39.net/disease/a_6195089.html

肿瘤常见的一类疾病就是手术后放化疗以及晚期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几乎每个放化疗病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以至于不能够继续进行治疗,这一类的疾病从中医经典里面来说它属于什么样的疾病?我们认为它属于中医的痞证,这类病人实际上就是痞塞胀满。原来我曾认为它属于放化疗以后产生一个虚症,所以我们用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汤,效果很一般。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化疗影响了脾胃的升降功能,脾不升,胃不降,而出现痞满的表现,所以我们后来再遇到这种病人,大多以三个泻心汤来加减治疗。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它能够使脾升胃降,改善脾胃的升降功能。当出现便秘的时候用半夏泻心汤,因为病人化疗的时候,一般会使用止呕药,用了止呕药以后病人就会出现便秘。还有一类病人用了像伊立替康这一类的化疗药物,用完以后出现严重的腹泻,这时候我们用生姜泻心汤。还有一类病人是化疗以后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口腔黏膜白斑、口腔溃疡这一类的情况,我们选甘草泻心汤。以这三个泻心汤做主方,然后进行辩证治疗。

三泻心汤主要就是半夏,半夏是一个非常好的药,能够止呕除湿安神,但这个药的用量也非常重要。小剂量的半夏可以止呕除湿,中剂量的半夏可以开胃,大剂量的半夏可以安神。但是半夏在《神农本草经》中把它列为下品,认为有毒,那么实际上半夏到底有没有毒?我们说附子有毒,知道里面有乌头碱是吧?目前为止没有找到半夏的有毒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半夏里面有好多像麦芒一样的结晶钙成分能够刺激咽喉。很多人研究认为,半夏是因为刺激了咽喉后产生了恶心呕吐反应,所以古人认为它有毒,但是实际上目前没有发现半夏的有毒成分到底是什么。所以在用量的选择时,药典规定是9克,但是9克实际上只能够起到止呕除湿的作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里,他也主张大剂量的半夏能够具有非常好的安神作用,生半夏效果更好,但是生半夏不太好找到,所以他主张用清半夏代替,我们临床上使用的时候,如果要有疼痛的症状时用生半夏,如果没有疼痛的时候,我们会用姜半夏。如果考虑到安全性,那么就用法半夏,因为它的炮制用白矾、石灰和甘草,可以使结晶钙断裂,所以说法半夏是应该是最安全的。但是如果炮制的越多,对临床的功效实际上是有影响的。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半夏能够除不得眠,《黄煌经方沙龙》里面,大剂量的半夏用了克说未见到不良反应,而且能够有非常好的安神的作用,临床我经常用半夏用到40克50克,安神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好。经方里面是半夏和粳米一块用,后来张锡纯是把半夏和山药一块用,我们现在药店里不提供粳米,所以使用半夏的时候与山药配伍。山药和粳米都有最大的一个好处是什么?煎煮的时候,半夏的表面上就糊了一层粘性物质,便不会对咽喉起到刺激反应。半夏粳米汤之所以半夏和粳米一块用,很大的程度上是起到“解毒”的功效。

我们的一个肿瘤的病人做完一个疗程化疗以后出现口唇白斑,他每天喝大量水,我们用甘草泻心汤,服后口唇红润,这样的一些病人临床例子很多。我统计一下去年的门诊我看了多人次的肿瘤病人,临床大量的这样的病例。

这是一个胃癌的低分化腺癌,做完手术以后,并发症很多,有肝结核和胃结核、肠结核。手术之前及做完手术以后肿瘤标志物比较稳定,但是现在增高,这个病人非常担心,而且临床的症状也不好,因为基础病很多,给她治疗的原始处方就是半夏泻心汤加减,吃完药以后胃消化道的肿瘤标志物下降。

还有一个病人是癌前病变,HP抗体(++),我们也是用了半夏泻心汤加减。一个月服药后这个病人的HP转阴。这两个病人跟我们一块儿去养生堂做了个节目。

化疗以后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疲乏、失眠、懒床、食欲不振、精神萎糜,这一类病人有个名字——化疗后症候综合症(自拟),这一类的疾病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我们过去的经常认为是虚证给予十全大补汤、当归补血汤,但临床效果并不一定好,这一类的病它是化疗以后伤到人体的阳气,产生了一种瘀症。这种病人临床非常多,那怎么治?我也是郝万山教授的一个粉丝,我们非常有幸跟郝老师学习过一段时间,跟郝老师一块抄方,老师的病人有很多。郝老师治疗抑郁焦虑的一个方子叫柴桂温胆定志汤,在跟郝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这一类的病人跟我们化疗以后的这种综合症状是非常像的,所以我就把柴桂温胆定志汤使用在这一类的病人的治疗上,临床效果非常好,也成为我们临床应用率非常高的处方。后来有的学生问我,我看你很多病人都在用这个方子,你到底是怎么来辩证,怎么来掌握的?临床上遇到的病人特别是肿瘤病人会出现一堆的症状,你也不知道该用什么的时候,你就用这个柴桂温胆定志汤做底方,基本上都会有效果。抑郁症属于中医的郁症,病机当是心胆阳虚,肝虚痰郁,当人体伤到阳气以后会产生疲乏无力,病人化疗以后几乎个个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你去查一下他可能肝肾功血常规都正常。《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没有阳气,便没有精神,也就疲乏无力了。郝老师在门诊的时候经常问病人,你懒床不懒床,想不想起床,病人说我不想起床。好,我们就用柴桂温胆定志汤。后来我问郝老师,您怎么问他这样一个主症?他说这个病人不想起床,实际上是阳气虚的一个表现。那么从现代医学来说也是这样,你早上一起床,你需要气血来注入身体的各种器官,如果这时阳气虚了,不能够充分的气血运行,你就会出现疲乏无力的表现。晨重暮轻就是主要有诊断意义的辩证点。

这膀胱癌的病人做完电切术以后化疗灌注,出现了排尿的时候有灼热感,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认为排尿灼热感是下焦的湿热,所以给了八正散、丹栀逍遥散,但是效果不明显。后来我们想那种排尿灼热感可能不一定是湿热症,它是化疗引起的综合征,所以我们就把这方子调成柴桂温胆定志汤之后这个病人的尿灼热感很快就消失了,现在这个患者正常的上班非常好。

还有一类的病人,放化疗以后常见的口舌干燥,这种阴虚的表现,特别是放疗的病人。过去我们中医没有见过这样放疗的病人,现在放疗的病人非常多,放疗伤到颌下腺体以后会出现口舌干燥,医院的张代钊教授总结五个治则: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两补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我觉得这五个治则总结特别好,尤其是两补气血。我们中医认为大多数的现代化疗在临床表现上是一个怕冷的寒症,而像口咽干燥这样一个放疗后出现热症应该怎么治疗?年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博士生考试题是我出的,里面我们出了这样一个题,好多学生可能年考过了,这个题还在题库里,说不定大家哪年报中医科学院博士的时候,可能会碰到这个题!这是什么题呢?从中医的经典辩证认为放化疗后出现的口干舌燥属于阴阳易拆后劳复,我们有一个经方叫做竹叶石膏汤,治疗放化疗以后余热不清,气阴两伤。医院在这块做了很多的研究,他们把竹叶石膏汤也做了一个他们军队的内部制剂,用于放化疗以后产生这种口舌干燥,口咽干燥的阴虚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类常见的化疗以后引起手足麻木,因为化疗以后产生的周围的神经病变,所以病人出现手足麻木疼痛,甚至出现龟裂,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研究这机理也不是十分明确,他们主要是给一些维生素类的药物,目前没有权威说服力的药物出现!它属于我们中医的麻木血痹,甚至严重的时候肢体痿弱,不能够使用,我们叫做痿症。这一类疾病的治法一个是通络,一个叫温阳,我研究生毕业做的这方面的课题,用温阳通痹汤(主要是在独活寄生汤的基础上做加减),然后跟对照组腺苷钴胺比较,治疗明显还是比对照组要好。

这个病人手术后化疗,出现了手足综合症,非常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病人他自己说脚就像冻做的一个冰棍一样,就像一块冻肉一样,走路没有感觉,甚至摔跟斗,因为他手足神经末梢感觉不灵敏。这个病人来了以后,我当时在门诊摸了摸他的腿和脚并不凉,做了B超以后也没有问题。病人就是四肢情况非常良好,就是感觉像冻肉一样,后来我们就开了这个温阳通痹汤。其实他四处看病有一年多了,之前的方子我看了看基本上是大同小异,都是这样的方子,我给他开了以后他自己说好像比以前好一些,但是不行,每次来都这样,我觉得方子对,可能药量还是差一些,所以就把温阳的药附子从9克给他逐渐加量加到30克的时候,病人说好像又轻了一点,但是这个还是不行,我说那可能量还是不够再继续加,后来我给他用克附子,病人说这下有点缓解了,说这个周边的一圈化开了,那这个心还没化开。我说那就这样,给附子克,然后麻黄6克,干姜15克,黄芪60克这样一个量,我说有效再继续加量,直到最后给他用了克附子。用了克附子以后,这个病人说这下就化开了,这个腿完全感觉到了热,又治了一段时间,这个病人完全缓解,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都做的B超做的肝肾功监测也都非常好,没有出现任何毒副反应。

这个病人看病的时候每次拿个东西敷在后背上,要不然的话他冒冒凉气,这个患者也是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一个经方,然后加了一个附子逐渐加量,这个病人后来用到80克附子的时候完全缓解了。所以说有时候同样的一个方子这个主药剂量不一样的时候,可能临床的效果不一样,所以我们中医有个说法,他说中医不传之秘在量,所以药量还是很重要的。

另外在治疗手足麻木这一块还有一味药,马前子。《医学衷中参西录》说马钱子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但是马钱子确实毒性很大。一些运动员还有一些风湿的病人经常用,我记得有一年,一个国家的运动员查到了他有违禁药品,有的药品实际上最后发现里面含有马前子,这个是国际运动协会规定的禁忌药,因为它确实是有效果,所以有些运动员会经常用。一个禁忌的药,它有非常好的疗效,既是好药也是毒药!就是说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医生,要用经方,同时更应善用毒药!

培聊中医

附子运用广泛,在《伤寒论》中高频出现,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四逆汤类、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泻心汤、干姜附子汤、真武汤等,炮附子扶真阳之虚,温经散寒而镇痛,治疗以身体痛,骨节痛的少阴阳虚,肌肤骨节失温,寒湿凝滞用附子汤。治疗太阳少阳同感阳气微虚可任发汗的初期,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如果得之二三日,阳气更虚时改为麻黄附子甘草汤。如果两方均无效,改为四逆汤救其里。可见仲景在治疗里虚夹表的证候时是多么小心翼翼,如果太少两感已经出现下利清谷,手足厥逆则不用考虑温经发汗,直接四逆汤救里。待少阴里虚的证候缓解后,如表证仍在,再行解表。这就是91条所说:“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当发汗太过而出现阴阳两伤时,表现为恶风加重,汗出淋漓不止,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小便难的证候,兼表邪未解时用桂枝加附子汤;表现为恶寒,经脉拘急症,用芍药甘草附子汤阴阳双补;表现为烦躁,畏寒,下利清谷,口干渴等症状时,方用茯苓四逆汤回阳救逆益阴,宁心神除烦燥。

附子泻心汤治疗热痞兼阳虚的证候,表现为心下痞,恶寒汗出。阳虚之恶寒汗出,非附子莫治;热邪痞结于中焦,非三黄不除。凡是里热盛而同时见阳虚者,如里有热表阳虚,虚寒之体患里热之证,阳虚之人感受热邪皆可用此方。

肾阳虚而昼日烦躁,夜而安静,且并没有出现阴盛格阳的身大热,不呕,不渴者干姜附子汤主之。用干姜、附子两种大热大辛之品单刀直入急救肾阳,药后阳气恢复则改为四逆汤等巩固治疗。

若肾阳虚兼见水邪泛滥,表现为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病变于下焦用真武汤。

可见凡是见到阳虚者均可使用附子,助阳可以固表,助阳可以生阴,助阳可以止痛,助阳可以利水,助阳可以救逆。阳气对于人体来说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阳气不亢不烈,阴阳平衡则是大纲。在深山里,冰雪不化的地方生长的植物乌头,它的侧根是附子,它练就了抗寒、抗湿的能力。如果遇到了阳气不足的病人就要用阳性的药物以偏纠偏,使阴平阳秘。附子可与发汗药同用、可与寒凉药合用、可与酸辛苦味药合用,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但附子也不是万能的,伤寒论方中也仅20余方用此药,出现频率远不及芍药和干姜。现在有个现象,很多人见附子大量的方剂就两眼放光,便俯首膜拜。且看冯主任多年经验的老手在使用附子上却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看到疗效再加量。“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阳性药物用过了头就会损伤阴液,刀剑本不杀戮,看握在谁手,附子本不害人,看如何使用。辨证准确,精准用药才是正途。

初级班报名须知

报名时间:年7月15日—年8月20日

报名条件:无条件限制,面对所有中医爱好者

报名须知:缴费成功后,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nglish.net/gjyys/49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