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病,当膝关节退变和劳损加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走路疼痛、活动困难的症状等。很多患者就诊时往往被医生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经过吃药、理疗等治疗以后,有的很快好转,但有的不久以后疼痛就会复发,甚至疼痛感越来越重,以至于严重的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什么是保膝手术?
有些膝关节变形,活动困难的患者,往往被告知需要做‘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这让他们对关节置换心存恐惧。但是,不手术,又要承受疼痛折磨。患者就会问,除了传统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还有其他的手术方法吗?
那么,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结合膝骨关节炎疾病的进展情况,通常将膝骨关节炎疾病分成三个阶梯治疗。
第一阶梯,主要指非手术治疗,比如减轻负重、改变运动方式、理疗、药物治疗;第二阶梯,称为保膝手术治疗,比如关节镜手术,单髁置换,截骨矫形手术等。由于该类术式保留了膝关节全部韧带结构和大部分骨结构,因此称为保膝手术;第三阶梯,就是终极手术治疗,即全膝关节表面结构置换,简称全膝关节置换。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始终有部分“等待关节置换的人群”,保守治疗无效,人工关节置换术年龄又偏小或者病变还没到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程度,对于这类患者,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研究发现以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和单髁关节置换术(UKA)为代表的保膝手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部分“等待关节置换人群”的症状,圆满地填补这一“灰色地带”的治疗空白。
由于人类直立行走的原因,部分病人由于先天原因,在长期活动中,膝关节内外侧髁压力不平衡,较早出现膝关节内侧髁压力增加,内侧间室磨损严重,退变加快,甚至塌陷形成膝内翻畸形。常表现为“o”型腿。此时病变常常局限于内侧间室,外侧间室相对较好,直接选择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有些可惜。针对膝关节力线相对较好的单间室病变患者可以考虑单髁置换手术,由于该手术仅仅替换部分病变的关节面,因此也有人形象的称之为“打补丁”手术。
UKA软骨磨损多少补多少,恢复韧带张力,被称为“打补丁‘手术,手术简单、微创!
如果力线存在问题,膝关节一侧间室病变为主,而另一侧间室尚具有部分功能的,采用截骨术矫正力线,通过力线的矫正(下图:红色线条为膝关节力线,正常情况膝关节力线从股骨头中心到踝关节中心应经过膝关节中心),使病变侧压力减低,损伤的软骨得以修复,因此有人戏称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使关节变“年轻”的手术。
双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力线位于内侧,右膝关节因出现骨对骨和髌股关节问题做了全膝置换;左膝病变略轻,行HTO,术后力线恢复,腿变直了,内侧间室减压了,同样获得非常好的效果,而且关节还是自己的!
哪些人适合保膝手术?
综上所述,保膝手术相对于全膝置换而言,保留了膝关节所有的韧带结构和大部分骨性结构,除了行走功能外,还保留了膝关节中等程度的运动功能。只需对患膝关节进行局部手术,只碰一小部分膝盖,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膝关节自身结构及运动学,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术后患者可保留跳舞等较高难度的活动水平。
那么符合哪些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保膝手术呢?
通常,单纯膝关节内侧或外侧疼痛、膝关节伴有内翻(O型腿)或外翻(X型腿)、X线片显示单纯内侧或外侧间隙变窄或消失、保膝手术更适合喜欢运动的人群。另外,年龄越大保膝手术越安全。
正常膝关节力线由股骨头中心至踝关节中心要经过膝关节中心,O型腿力线位于内侧,内侧容易磨损;X型腿力线位于外侧,外侧易受累!
我们的策略
医院骨外科(运动医学科)一疗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保膝手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人首先行负重位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双下肢全长X线片进行软骨磨损程度、部位及力线评估,结合病人的年龄、疼痛的部位、活动水平,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
1、对发病时间较短(<3个月)、力线好并伴有机械症状(卡感或绞锁)的采取微创关节镜选择性、有限化清理术;
2、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存在关节外畸形(力线差的)、年龄相对较轻(<65岁)的采取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或股骨远端截骨(DFO)(针对膝外翻、病变主要位于外侧间室);
3、对前内侧骨关节炎、不存在关节外畸形、韧带功能好的、年龄较大的采取单髁置换术(UKA);
4、针对晚期全关节受累的重度骨关节炎,则采取全膝关节表面置换(TKA)。
通过以上治疗措施的临床应用,使饱受膝痛折磨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典型病例分享
病例1,女,50岁,左关节膝骨关节炎,膝内翻,病变主要位于内侧间室,且存在关节外畸形,行HTO+关节镜半月板成型,术后畸形纠正,膝盖变直了,力线恢复,内侧磨损得到充分减压、损伤的半月板只有在内侧间室减压的基础上才能修复,疼痛方能缓解,由此避免日后的关节置换!
病例2,女,65岁,双膝骨关节炎,膝内翻,病变主要位于内侧间室,疼痛也主要位于内侧,且存在关节外畸形,截骨软件术前规划,行HTO术后畸形纠正,力线恢复,疼痛缓解,避免了日后的关节置换
病例3,女,50岁,左膝骨关节炎、膝外翻,病变主要位于外侧间室,行DFO+关节镜清理,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正常,关节肿胀及疼痛缓解!
病例4,女,72岁,右关节膝骨关节炎,膝内翻,股骨髁局限性骨坏死,病变及疼痛主要位于内侧间室,行微创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打补丁手术),疼痛缓解,避免了日后的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可见:胫骨平台前内侧严重磨损,股骨内侧髁坏死病灶。
病例5,女,63岁,右关节膝骨关节炎,轻度膝外翻,病变及疼痛主要位于外侧间室,X线及MRI可见:外侧间室出现骨对骨,行微创外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打补丁手术),疼痛缓解,避免了日后的全膝关节置换
病例6,女,69岁,双关节重度膝骨关节炎,右膝外翻,左膝膝内翻,疼痛及功能障碍多年,病变累积3间室,影像学提示终末期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是唯一能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