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系由年龄的增长、肥胖、关节过度使用等致关节软骨逐渐发生退化、磨损、甚至消失。在曾教授门诊中,许多因膝骨关节炎前来就诊的患者都会问到:“我还能继续运动吗?”他们得到的答复是“省着点用”,并且病历中都会注明“注意休息”,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运动越少越好?
其实不然,剧烈的关节运动或过度的关节使用确实会造成关节损伤、退化,但是,适量、适合的锻炼方式不仅能延缓膝骨关节炎进展、减轻疾病症状,而且对于减少心肺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医生推荐的保守治疗方式之一。
锻炼需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由于个体体质差异、性别、体重、职业、生活习惯、骨质疏松情况、关节稳定情况等差别,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需要量身定做,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功能锻炼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肌肉锻炼:主要为大腿股四头肌的锻炼,通过锻炼可以增加膝关节稳定性。
1)股四头肌等张收缩训练:如直腿抬高锻炼法:仰卧位,下肢完全伸直并拢,逐渐抬高使足跟距离床面30cm左右,坚持10秒左右,放下休息2-4秒,再抬起,反复训练,1天3次,每次20-50个动作循环。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如靠墙静蹲锻炼法:站立位,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距离稍大于90°,半蹲坚持时间逐渐增加,然后休息,如此重复进行30分钟,每天锻炼2~3次为佳。
二、非负重关节运动:是指在不负重或低负重情况下进行膝关节屈伸、内外旋等功能锻炼,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维持或提高关节活动范围,而且能刺激增强软骨代谢功能,促进软骨再修复。这类活动有游泳、散步、慢跑、太极等。
三、被动运动:主要针对不能进行主动运动的患者,可以借助一些康复仪器如CPM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帮助关节活动锻炼,增加肌力。
总之,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具体治疗方案需在骨科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的过度训练会造成骨关节的损伤、退化,从而加重疼痛等症状,或者锻炼强度不够而达不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