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运动可以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改善软骨的营养和代谢。正确地应用运动疗法,可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如肌力下降、关节活动范围减少等,还能消除或减弱影响骨关节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从而打破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恶性循环,延缓疾病的发展。大部分早期骨关节炎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正确的运动、锻炼,不需要打针、吃药,疼痛及运动不适的症状就能得到改善,甚至消失。
(1)关节活动时,可对软骨产生压缩和放松的作用,压缩时软骨基质内的液体溢出,放松时关节液进入基质,如此反复交替,促进软骨的新陈代谢,为软骨细胞提供营养,排出代谢废物。
(2)运动可促进全身及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消退;运动可刺激软骨细胞,促进胶原、氨基己糖的合成,还能预防滑膜粘连和血管翳的形成,从而增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关节功能。
(3)运动还可加大骨受力,刺激骨生长,增大骨密度,从而防止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同时,维持良好的机体运动功能状态,可进一步防止关节的继发性损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