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治疗

人生在于选择时机!

小胜靠智,大赢靠德!

骨关节炎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疼痛、阻止和延缓疾病的进展、保护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目前骨关节炎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但通过综合性治疗可以减轻疼痛,保持或改善关节功能。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充分考虑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受累关节的部位、关节结构改变、炎症情况、疼痛程度、伴发病等具体情况及病情。治疗原则应以非药物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在骨关节炎的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包括患者教育、运动、生活指导及物理治疗等。

患者教育

①使患者了解本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消除其思想负担;②告诫患者避免对本病治疗不利的各种因素,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如保护受累的关节,避免长久站立、跪位和蹲位、爬楼梯、不良姿势等;③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了解所用药品的用法和不良反应;④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对患者的治疗起积极作用。

运动及生活指导

①合理的关节肌肉锻炼:关节在非负重状态下进行活动,以保持关节活动度;进行有关肌肉或肌群的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增加关节的稳定性。②对不同受累关节进行不同的锻炼,如手关节做抓、握锻炼,膝关节在非负重情况下做屈伸活动,颈椎和腰椎关节进行轻柔的不同方向活动。③有氧运动: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保持关节功能。④肥胖者应减轻体重:超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应保持标准体质量。⑤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可使用手杖、助步器等协助活动。⑥保护关节:可戴保护关节的弹性套,如护膝;对髌股关节炎采用髌骨内侧贴扎治疗可显著减轻疼痛;避免穿高跟鞋,穿软、有弹性的运动鞋,用适合的鞋垫,对膝关节内侧关节炎可用楔形鞋垫辅助治疗。

物理治疗

急性期物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止痛、消肿和改善关节功能;慢性期物理治疗的目的是以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关节功能为主。物理治疗可以减轻疼痛症状和缓解关节僵直,包括针灸、按摩、推拿、热疗、水疗等。

药物治疗

主要分为控制症状的药物、改善病情的药物及软骨保护剂。

控制症状的药物

按给药途径分为几服、注射和局部外用药。

口服药:①对乙酰氨基酚:由于老年人对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易发生不良反应,且骨关节炎的滑膜炎在发病初期并非主要因素。故轻症可短期使用一般镇痛剂作为首选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每次0.3-0.6g,每日2-3次口服,每日剂量不超过4g。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和肝毒性。②NSAIDs:NSAIDs既有止痛作用又有抗炎作用,是最常用的一类控制骨关节炎症状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减轻关节炎症所致的疼痛及肿胀、改善关节活动的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肾或肝功能损害、影响血小板功能、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NSAIDs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短疗程;有胃肠道危险因素者应用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或非选择性NSAIDs+米索前列醇或质子泵抑制剂。如患者有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则应慎用NSAIDs。总之,药物种类及剂量的选择应个体化,充分考虑患者个人的基础情况,对老年患者应注意心血管和胃肠道的双重风险。③阿片类药物:对于急性疼痛发作的患者,当对乙酰氨基酚及NSAIDs不能充分缓解疼痛或有用药禁忌时,可考虑用弱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耐受性较好而成瘾性小。如口服可待因或曲马多等,由于曲马多不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因此对胃黏膜无明显不良影响。该类制剂应从低剂量开始,每隔数日缓慢增加剂量,可减少不良反应。

注射药:①糖皮质激素:关节腔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疼痛、减少渗出。疗效持续数周至数月,但在同一关节不应反复注射,注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4-6个月。②透明质酸(玻璃酸):非药物疗法和单纯止痛刺疗效不佳的膝关节炎可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玻璃酸)类制剂治疗。对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保护软骨均有效,治疗效果可持续数月。对轻中度的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每周1次膝关节腔内注射,4-6周为1个疗程。注射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症状适当调整。③NSAIDs:肌肉注射起效快,胃肠道反应不明显。

局部外用药:①NSAIDs:局部外用NSAIDs制剂,可减轻关节疼痛。不良反应小。②辣椒碱:辣椒碱乳剂可消耗局部感觉神经末梢的P物质,可减轻关节疼痛和压痛。

骨关节炎慢作用药(DMOAD)及软骨保护剂:此类药物一般起效较慢,需治疗数周才见效,故称骨关节炎慢作用药。具有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胶原酶等活性的作用,既可抗炎、止痛,又可保护关节软骨,有延缓骨关节炎发展的作用。但目前尚未有公认的理想的药物,常用药物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硫酸软骨素等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氨基葡萄糖:氨基铺萄糖为天然的氨基单糖,是人体关节软骨基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重要成分,可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提高关节软骨的修复能力,保护损伤的关节软骨,同时缓解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延缓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和疾病进程,因而兼具症状调控和结构调控效应。氨基葡萄糖主要有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盐酸氨基葡萄糖,两者氨基葡萄糖含量有所差异,但生物学作用相似。常用剂量每天不应<mg/d,否则疗效欠佳。分2-3次服用,持续8周以上显效,使用1年以上疗效更稳定,可联合NSAIDs使用。

硫酸软骨素:通过竞争性抑制降解酶的活性,减少软骨基质和关节滑液成分的破坏;通过减少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改善滑膜和软骨下骨的血液循环,能有效减轻骨关节炎的症状,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减少NSAIDs或其他止痛药的用量。成人每日mg口服。

氨基葡萄糖与硫酸软骨素联用起协同作用。氨基葡萄糖能刺激软骨基质的合成,硫酸软骨素则抑制其降解,两者联用可增加软骨基质含量,能更有效地保护关节软骨、逆转损坏及促进损伤修复,因此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并减轻症状。

双醋瑞因:双醋瑞因是白细胞介素(IL)-l抑制剂,可抑制软骨降解、促进软骨合成并抑制滑膜炎症。它不仅能有效地改善骨关节炎的症状,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且具有后续效应,连续治疗3个月以后停药,疗效至少可持续1个月;它还可延缓骨关节炎病程的进展,具有结构调节作用。该药不抑制前列腺索的合成。成人用量:每日2次,每次50mg,餐后服用,一般服用时间不少于3个月。

多西环素:具有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可发挥抗炎效应,抑制一氧化氮的产生,减少骨的重吸收作用,可使骨关节火的软骨破坏减轻。每次mg,每日1-2次口服。

双膦酸盐: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破骨细胞溶解矿物质,同时防止矿物质外流。还可抑制胶原酶和前列腺素E2,从而减少骨赘形成。

维生素A、C、E、D:骨关节炎的软骨损伤可能与氧自由基的作用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A、C、E可能主要通过其抗氧化机制而有益于骨关节炎的治疗。维生索D则通过对骨的矿化和细胞分化的影响在骨关节炎治疗中发挥作用。

生物治疗

骨关节炎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基因治疗、细胞因子、一氧化氮供体型。

外科治疗

对于经内科治疗无明显疗效,病变严重及关节功能明显障碍的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治疗,以矫正畸形和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依据病情选用关节清理术、钻孔减压术、截骨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自体骨软骨移植、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及组织工程化软骨。外科治疗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关节镜手术和开放手术。

关节镜手术:经内科规范治疗仍无效者,可予关节内灌洗来清除纤维素、软骨残渣及其他杂质,此为关节清创术;或通过关节镜去除软骨碎片,以减轻症状,此为游离体摘除术。

截骨术:可改善关节力线平衡,有效缓解患者的髋或膝关节疼痛。

人工关节置换术:对60岁以上、正规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进展性骨关节炎患者可予以关节置换,由此可显著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

后语:承蒙关姐和各位朋友持之以恒的鼓励与指导,深表感谢!坚持有规律性的原创写作,经历人生最美妙的改变!希望各位亲在阅读后顺便点赞、转发,传递善良,以利于更多人的身心健康,谢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nglish.net/gjyyw/4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