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以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多,骨关节炎的发生较为普遍。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的劳动力节省下来,但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却没有相应的减少。
究其原因,是患病人群发生了改变。如今,长期伏案、开车上下班、回家“葛优瘫”的久坐一族,逐渐成为了骨关节炎的易患人群。他们发病的原因,已不再是单纯的重体力劳动,而是更为多样的因素,相应的,确诊和治疗方法也会更有针对性。
引发关节炎
的危险因素
骨性关节炎,又叫做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骨关节炎。不同名称来源于不同的关节病理表现,即有软骨磨损、撕裂的同时,伴有新生骨赘的形成。
什么原因引致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可以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找不到病因,继发性的系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发展成骨关节炎,疾病的共同终末表现是骨关节炎。
出现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分别是:
★肥胖
★膝关节周围肌肉退变
★年龄增大
除此之外,寒冷潮湿气候、工作中经常穿高跟鞋、性别、家族史等,都或多或少的导致关节退变。
常见的发病部位?
手?远端指间关节最常受累。
膝?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膝关节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后期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
髋?表现为臀外侧、腹股沟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
足?第一趾关节是病变出现的常见部位。穿紧足鞋和反复外伤是其病因。症状为局部疼痛、骨性肥大。
脊柱?椎体、椎间盘、骨突关节的退性性病变引起颈、腰段椎体的病变。局部出现疼痛、僵硬。
三大常见
误区
误区一:骨关节炎是由于缺乏锻炼、血脉不通引起的,所以加强锻炼,多做运动对治疗骨关节炎有益。
成年人的骨与软骨的结构已经基本固定,这些骨与软骨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关节退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人就会感到关节僵硬、肿胀、疼痛等不适。
误区二:钙的流失会造成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引起骨关节病,所以需要大量补钙。
骨质疏松症是骨总量的减少,骨骼结构松散如“蜂窝煤”一般,表现为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且不易愈合。
骨关节病则是由于关节经过几十年的使用,表面的软骨发生退变、磨损、剥落,引起关节周围以及软骨下骨发生增生、硬化、骨赘形成、囊性改变。
误区三:治疗骨关节炎,药物可以速战速决。
要想缓解症状,就要有“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能急于求成。如某些中药宣称治疗滑膜炎、骨关节病可以“快速起效”、“快速止痛”,只能说明是其中添加的止痛药物成分在起作用。
怎样诊断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起病缓慢,症状多出现在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者增多。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具体症状有疼痛、关节肿胀、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者晚期出现关节畸形等。
要对骨关节炎患者做准确地诊断,需要做这么几件事。
★详细的病史询问:年龄、受累关节的数目、部位、程度,疼痛性质,有无晨僵及与活动的关系等。
★体格检查:包括受累关节局部压痛,有无关节肿胀,大关节有无磨擦感,关节有无畸形、活动受限甚至关节半脱位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X线、磁共振成像、关节镜检查等,其中,关节镜检查是骨性关节炎诊断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关节软骨的肿胀、磨损情况,明确半月板的破裂部位及退变程度,以及滑膜增生程度等。
★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相同点在于都有疼痛和僵硬,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小关节,伴有关节的严重变形,晨僵时间大于1小时;骨关节炎好发于大的负重关节,晨僵时间普遍在20~30分钟。
怎样治疗
骨关节炎
★一般治疗
急性疼痛时应避免运动,卧床休息。而功能锻炼,应选择骑车、游泳等减少关节负重的项目。
生活上应该控制饮食,中老年人推荐富含蔬菜、水果、坚果、鱼类的“地中海”饮食,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提供饱腹感的同时减少肥胖发生的可能性。
★药物治疗
1.早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并非大家口中的止痛药,此类药物的作用在于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因炎症因子释放带来的疼痛。
2.早中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
??并非大家所认为的“封闭”。如果将关节比作发动机,那么玻璃酸钠就是机油,起到润滑营养的作用。
3.全程:硫酸软骨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
★手术治疗
如果上述治疗都没有明显改善您的疼痛情况,那接下来就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1.早期手术方式:关节镜
2.晚期手术方式:关节置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