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病
定义:膝痹病相当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一般都有典型的膝半蹲位受伤或反复劳损史。
临床症状:髌骨周围压痛,髌骨活动度小,股四头肌萎缩,屈伸受限,伸膝抗阻力试验阳性,单足半蹲试验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叩髌试验阳性。少数患者可有关节积液,浮髌试验阳性。脂肪垫增生肥厚而伴压痛、挤压痛及膝过伸痛。
检查:X线片示膝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及囊样变或关节内有游离体。关节边缘增生。胫骨平台内外髁及髁间嵴增生明显。
膝痹病之针刀疗法
治则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导滞。对髌骨周围软组织痛点及肌腱附着点处的增生肥厚部位松解减张,恢复膝关节的动态稳定。
操作步骤:
患者仰卧位,屈膝90°,令足底放平于治疗床上,膝部痛点定位遥。髌骨周围的痛点和压痛点都是软组织损伤的病变部位,也是针刀治疗点。伴有髌前皮下滑囊炎者,用针刀将此滑囊的纤维层切开剥离即可,髌内外侧支持韧带痛点均在髌骨两侧边缘,用切开松解术即可。
特别提示:
1.针刀剥离时仅限于粘连的病变组织间,切勿将韧带附着点铲起。
2.勿损伤骨膜,避免局部形成血肿。
膝痹病之平衡针疗法
取穴:膝痛穴。
定位:手臂伸直,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取穴原则:一侧膝痛采用交叉取穴,双侧膝痛采用双侧取穴。
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或正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三步到位手法或强化针感手法,出现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后即可出针。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对初诊者、恐惧针灸者,采用卧位,在给予强化性针感时应先从轻度针感开始。
2、当个别患者针刺部位出现不适时,可选择与其相称部位指针疗法解除不适感。
3、针刺过程中应用提插手法时,提插次数应控制在9次以内,以减少局部软组织的损伤。
膝痹病之热敏灸疗法
治则治法:通痹止痛。行单点温和灸与双点温和灸法。
操作步骤:
取穴:对穴位热敏高发部位局部压痛点、内、外膝眼、梁丘、阴陵泉、血海、阳陵泉等穴区进行穴位热敏探查,标记热敏穴位。
1.膝部压痛点行单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或扩散至整个膝关节或局部有酸、胀、痛感,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2.内、外膝眼行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并扩散至整个膝关节,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3.梁丘、阴陵泉行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并扩散至整个膝关节,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4.血海、阳陵泉行双点温和灸,自觉热感透至膝关节内并扩散至整个膝关节,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每次选取上述1~2组穴位,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5天,共灸2~3个疗程。
特别提示:热敏灸对肿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佳,对无肿胀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一般。
声明:内容来源于《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
编辑:锦灯笼姑姑
图片:网络
审核:虫哥
往期精选
9March
跟痛症之铍针疗法,带刃针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