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襄阳晚报
本报讯关节僵硬,伸不直?下雨或降温时,膝关节就会隐隐作痛?上下楼时,关节酸胀疼痛?活动时关节总是发出“咔嚓”声?……当心,这些情况可能是患了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导致关节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骨关节炎在老龄患者中发病率高,65岁以上膝痛人群中,超过50%为OA患者,75岁以上膝痛人群中,OA患病率超过80%。
受生理特征等因素影响,骨关节炎“偏爱”女性。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将持续延长,从而出现受累关节的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无力等严重症状。
医院骨科主任、医学博士刘江涛介绍,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和压痛,以膝、指间及髋关节最常见。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寒冷、潮湿环境均可加重疼痛;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女性骨关节患病率高于男性。
刘江涛表示,45岁以后,女性开始进入更年期,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质疏松逐渐明显,在爬楼、下蹲等日常活动时,容易发生膝关节内外侧负荷不均匀,造成膝关节关节面的软骨损伤,骨刺形成,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此外,女性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较弱,对关节的保护欠佳,易出现关节软骨面的磨损和退变。
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刘江涛建议,患者可进行体重管理、采用运动疗法,来延缓病情加重,配合常规的理疗、辅助器具、药物治疗,减少受累关节负荷,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先保守治疗6个月,如效果不佳,且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晚期膝骨关炎患者,可以考虑接受关节置换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