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张春祥通讯员陶艳刘丹何穰
统一调度病床,连夜扩增救治病区,分片包干进行救治帮扶,后备医疗队紧急支援……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确保新冠患者应收尽收,近日,医院(湖南中医院)“调扩联补”四连击,全院取消元旦休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竭尽全力保障新冠感染患者医疗救治。
调!全院病床统一混编
“越是最艰难的时候,全院越要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集中所有资源做好新冠感染患者医疗救治!”党委书记杨声辉强调。“要打通新冠患者收治通道,加强人力、物力保障,重点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得到良好救治!”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国佐表示。
随着新冠患者的增加,医院面临的救治压力短时间内剧增,为确保应收尽收,合理优化全院医疗资源配置,医院建立医疗救治日调度会议和院领导值班制度,对医疗救治事宜进行统一调度部署。
医疗救治每日调度会由院长主持召开,值班院领导、分管业务副院长参加,医务部、护理部、资产装备部、党政办、组织与人力资源部常规列席,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临床科室按需参会,定时听取汇报,实时调度工作。同时,院领导每日带队医务部、护理部进行院内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随着新冠感染导致病毒性肺炎患者增加,以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体合并感染新冠的情况增加,患者的入院需求猛增。为合理有效配置全院病床资源,医务部牵头对全院开放床位进行统一调配,要求临床科室每日将病床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对空闲病床进行调度安排,优先保障急诊入院患者收治,同时要求所有内科科室保证预留2张空床用于周转急诊病人,非内科病房紧急改造为混编病区,预留床位收治感染轻症患者,严格执行入院出院标准,加快各科病床流转效率,打通了急诊-病区-ICU通道。
“随着统一调度的成效显现,急诊滞留病人无法收治的情况有效改善,满足入院指征的新冠感染患者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医务部部长何可表示。
扩!连夜增设救治病区
如何确保危重症新冠患者得到充分救治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中之重。
此前,医院急诊科在最高峰时,日接诊量达到人次,发热门诊日接诊人次也突破了,医院于年12月15日紧急启动发热门诊改造,在急诊前坪搭建集装箱板房19间,将发热门诊扩大到余平方米,极大地增强了对发热、轻症患者的处理能力。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日接诊量回落正常,但重症患者有增无减,医院及时对急诊科、发热门诊的功能定位进行调整,将原本收治普通患者和重症患者的急诊科调整为重症收治区,将发热门诊变更为普通急诊诊疗留观区,类似于“急诊小内科”,负责全院门急诊输液、院前急救工作,进一步缓解门急诊和住院部压力。
要保证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解决床位的问题迫在眉睫。
医院原中心ICU开放床位10张,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床位5张、神内科ICU床位6张。年12月15日,中心ICU扩充至18张,12月20日起ICU床位使用率一直维持在%。随着重症患者的增加,ICU床位依然远远不够。年12月31日,医院连夜开设ICU二区,新增ICU床位16张,全院ICU床位达45张。
年最后一天紧急开科的还有呼吸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彭素娟介绍,原呼吸科现共收治病人56个,其中病重病危占40个,但仍难以满足收治需求。紧急筹备下,呼吸二科于31日紧急开科,再开放床位45张,及时扩增亚重症患者救治病区。
何可表示,随着病区的扩增、急诊和发热门诊功能定位的调整以及混编病区的打造,以危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实现分级分类管理收治新冠感染患者的格局基本形成,即ICU病区负责危重症患者救治,呼吸科、急诊科负责亚重症患者救治,其他内科负责普通感染患者收治,非内科科室改编的混编病区负责轻症感染患者收治。
联!内科专家定点指导
今年71岁的刘爹爹患有慢阻肺、二型糖尿病、冠心病、陈旧性肺结核、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因新冠感染后被收治在胸外科混编病区。入院后,医护人员积极救治,但是患者在1月1日仍出现病情危重情况,做完雾化治疗后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出现哮喘症状,空腹血糖达到29,PH值下降至7.32,病情有继续恶化可能。
出于这一考虑,胸外科病区紧急请求会诊。1月1日上午十一点,接到会诊需求的呼吸科主治医师张建伟立即赶往病区,查看患者情况,并给出化痰、止咳、解痉、平喘,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降血糖,对症营养支持治疗;完善血气分析、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免疫治疗,提高免疫力四点建议。这样的会诊,光是1月1日一天,张建伟就进行了8次。
随着对新冠感染患者分级分类管理的形成,原本集中在急诊、呼吸科的患者有效实现了分流,压力得到了较大缓解。可是,如何保证这些被分流患者能够得到同样有效、专业的救治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
医院医务部牵头成立组建了由各内科科主任、影像、功能、检验等相关科主任组成医疗救治组,利用“碎片化”时间对院内收治的新冠疑难病例开展在线讨论,给出专业处理意见。
随着住院病人数量的急剧增加,12月31日,医务部再次制定内科指导外科科室收治新冠感染内科患者安排计划表,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划分8个指导小组,组建40个内科专家组成的会诊团队,由一个内科科室点对点指导1-2个非内科科室,对相关疑难病例进行会诊指导,进一步保障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通过一对一或者一对二定点指导,进一步提升了各个非内科科室的新冠感染救治能力,也充分保障患者分级分类救治的有序开展。”何可说道。
补!人员物资随时到位
随着新冠感染救治工作量的剧增,人员与物资的紧张也伴随而来,充分做好人力物力支撑,是保证救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连日来,医院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均陆续感染新冠,可他们依然忍受着发烧、咳嗽等身体不适,坚守在抗疫第一线。ICU副护士长蒋霞12月13日支援重庆抗疫后直接回归临床,没有休息一天,采访时,她一直在咳嗽,N95口罩背后的脸被憋得通红。急诊科副主任罗柔发着高烧依然坚持工作,她说,“急诊科从始至终没有哪个医生护士请假休息”……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医院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为应对紧张的疫情形势,全院取消元旦休假,大家上下一心,齐力保障新冠感染医疗救治工作不停摆。
为解决人力紧张问题,医院成立了余人的后备医疗队,目前已调度48名医师分别到ICU、急诊内科、发热门诊、院前急救等地支援。护理部部长朱诗林介绍,护理部全院调派多名临床护士及20余名行政后勤护理人员,分别调派到ICU、转换ICU、急诊、发热门诊、呼吸科、呼吸二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病科、骨伤一科、肛肠三科、胸外泌外科等科室支援医疗救治工作。
为充分物资供应,资产装备部紧急抢购抢救设备和防疫物资,截至1月1日已完成16台有创呼吸机、1台无创呼吸机、1台转运呼吸机、32台高流量呼吸湿化仪、42台心电监护仪,16张多功能床等设备抢购,基本完成临床所需设备抢购任务。为解决氧源告急问题,后勤保障部每日组织人员用救护车拖氧补充,同时紧急签订新的液态氧供应协议,全力保障抢救病人用氧需要。
(一审:张春祥;二审:段涵敏;三审: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