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还蒙在骨里得了骨关节炎,身体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如行走、跑步、跳跃等,都要依靠关节和肌肉的紧密配合。

无论是什么动作,关节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关节软骨都在不断地摩擦和损耗,使得骨关节炎悄然发生。

那么,骨关节炎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病或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影响关节软骨、关节囊、滑膜、韧带和骨骼,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磨损、破坏和骨质增生。

目前,尚无根治骨关节炎的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物理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二、骨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1.疼痛

疼痛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关节部位的钝痛或酸痛,特别是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此外,活动量过大、天气变化、寒冷或潮湿等也会加重关节疼痛。

2.僵硬

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可能感到僵硬,尤其是手部关节,医学上称为“晨僵”。这种僵硬感通常在活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减轻。

3.肿胀

随着关节软骨的磨损和骨质增生,关节周围的组织可能变得肿胀。肿胀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关节畸形。

4.活动受限

骨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时常会感到关节不适或疼痛,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随着病情的进展,关节活动受限会逐渐加重。

5.摩擦感

由于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关节之间摩擦增加,从而在关节活动时产生摩擦感或咔嚓声。

6.肌肉萎缩

由于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骨关节炎患者会尽可能会减少关节的使用,继而导致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进一步加重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三、引起骨关节炎的原因有哪些?

1.年龄

年龄是骨关节炎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软骨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降低,导致关节软骨自我修复能力减弱。

因此,老年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50%患有骨关节炎。

2.遗传因素

骨关节炎具有家族遗传倾向,部分患者可能因遗传而更容易患上骨关节炎。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PADI4基因的突变被认为与早期骨关节炎的发病有关。遗传因素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占到25%~30%。

3.肥胖

肥胖是骨关节炎的另一大危险因素,过重的体重会给关节带来更大的压力,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从而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

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个单位,患膝关节炎的风险将增加35%。

4.职业因素

长期从事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如职业运动员、舞蹈家等,他们的关节长期承受高强度负荷和磨损,更容易出现骨关节炎。

5.关节损伤

骨折、扭伤、脱位等关节损伤可能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退化,从而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

6.代谢性疾病

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可能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关节软骨和骨质,也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化和骨关节炎的发展。

7.骨密度过低

骨密度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低骨密度可能导致关节周围骨质减少,从而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低骨密度者患膝关节炎的风险比正常骨密度者高60%。

总之,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遗传因素、肥胖、职业因素、关节损伤、代谢性疾病和骨密度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变得更加复杂。

这些因素不仅加速了关节软骨的磨损和骨质增生,还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减轻关节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nglish.net/gjyln/107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