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5日讯(通讯员蒋浩记者李传新)最近一周气温骤降,关节疼痛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接诊的骨关节炎患者比平时上升了两倍多。天气变冷与骨关节炎有什么关系?如何预防骨关节炎?记者今天就此采访了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王靖。
一降温,膝关节就隐隐作痛;一下雨,腿就酸软无力;睡觉盖很厚的被子,仍会感觉腿发凉;炎热的夏天,也离不开长裤子……这种情况在寒冷的季节会加重。王靖教授介绍,这种症状老百姓称之为“老寒腿”。在医学上,“老寒腿”的学名叫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软骨本身有弹性,在走、跑、跳的时候,起到润滑、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保护膝关节正常活动。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软骨会变薄、关节液减少,加上日常生活中不良的膝关节使用习惯造成的磨损,导致膝关节两端的骨头出现“硬碰硬”的情况,引发无菌性炎症,也就是骨关节炎。
“老寒腿”为什么总是被归因于冷?王靖解释,因为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变差,原本会被血液带走的炎症因子会在关节局部聚焦,从而产生疼痛。医学研究表明,寒冷和骨关节炎的发病没有直接关系,但有可能会加重已有的骨关节炎症状,并影响治疗效果。更年期女性、肥胖的人群、长期处于半蹲或蹲位的特殊人群、久坐的人群,都属于骨关节炎发病的高危人群。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骨关节炎?王靖提醒:一是控制体重。防止因身体肥胖加重下肢关节的负担。二是规律锻炼。运动量力而行,运动前热身10分钟,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推荐的锻炼方式是骑功率自行车、游泳等。有骨关节炎的人群应尽量注意少上下楼梯、少远足、少登山、少久站,避免膝关节的负荷过大而加重病情。此外,还要注意膝关节保暖,特别是偏爱裙装的办公室女性,秋裤该穿还是得穿。尽量避免穿高跟鞋走远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应首选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软骨发生撞击、磨损。当关节有酸痛不适时,疼痛就是停止运动的信号,先休息,疼痛无缓解及时就医,不相信偏方或硬撑。
他强调,千万不要认为患了骨关节炎,多活动就好了。很多患者觉得体育锻炼能“松一下骨”,缓解疼痛症状。这是一个误区。在骨关节炎急性发作、出现疼痛时,正确的做法是多休息。骨关节炎的出现如同人的衰老一样,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对关节的保护,要落实在平时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减少“老寒腿”发生。
[责编:谭思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