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对骨关节的影响有多大,5条妙计,有效缓解
什么人最不喜欢冬天?
如果这不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话,那么最不喜欢冬天的人里,“老寒腿”族肯定是雷打不动的一类。
其实,“老寒腿”只是个民间说法,它的医学名称是“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很明显,患者在遇到寒冷天气时就会引发膝关节疼痛、腿麻、脚麻,甚至是经常性腿抽筋的症状。
有人说,“老寒腿”这个词其实应该把“老”字去掉。这个病原来在老年人群中才会发现,所以,“老”字也算是恰如其分。但现在情况变了,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加入了“老寒腿”的队伍。每每到冬季,天寒料峭之时,骨科门诊就能看到青、中、老年济济一堂来看诊治老寒腿的“盛况”。
这个病症的成因,医学界认为,病菌感染、遗传、激素变化和年龄退化等多种原因都可能会造成该病。
为什么气温降低会诱发“老寒腿”?
首先,膝关节这个部位很薄弱,皮肤下面就是骨骼,不像人体其他大多数部位那样有较厚的肌肉和脂肪层来提供保护和保温。这就好比在冬天,其他人都穿羽绒服,你身上只有一件衬衫,你不冷谁冷?
所以气温降低,对膝关节的影响大于对其他人体部位。气温降低,随之带来的不仅是温度变化,湿度、气压都会改变。而医学研究发现,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膝关节部位的血管舒张。如果这个部位产生了水肿,就会压迫痛觉神经,患者就会感受到明显的痛感。
关节痛、腿麻和抽筋,是病症发病的明显症状。但在这之前,其实人体早早就已发出一些“警报信号”了。
一、千万不要忽视这些“警报信号”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警报信号”在生活里的具体表现可能因人而异,并不一定会在每个人身上都出现所有早期症状。所以,如果频繁出现下列-2种症状,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有些人反应在走路时会感觉腿比平时“沉”;有些人则感觉在早晨起床后明显感到腿部关节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有一种僵硬感;有些人会发现腿部在弯曲时,膝关节会发出响声;还有很多人抱怨,最近坐久了,起来的时候比以前费劲很多。
这些症状看似普通,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为犯懒、没休息好的个性习惯,但如果你属于下类易发人群,就要特别留意了。
易发人群包括整个中老年群体,这其中,特别是女性、身材肥胖者和本身就患有膝关节炎的患者都是重点防范对象。刚才提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成为患者群中的一员。年轻人中,有过膝关节受伤史的人和一些经常性在降温时还喜欢暴露膝关节的年轻女性需要留意这些“警报信号”。
二、保护膝关节,牢记5招
很多病症的积累非一朝一夕,因此,养护防范也要靠日常习惯慢慢调整。但只要把握了以下5个对策,就可以尽可能避免病发。
()养成锻炼习惯
锻炼的诸多好处毋庸置疑。在膝关节养护这个问题上,具体表现为,适度活动会促进膝关节的血液流通,加强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再生能力,从而使膝关节在发生损伤后能有更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2)避免身体超重
身体超重,势必会加大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保持正常体重,就是给原本脆弱的膝关节减负。
(3)适量补充钙质
补钙,对预防大多数骨骼类疾病都非常重要,例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等。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补钙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补”,还要重视“吸收”。在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钙质。这样,钙质才会真正从“口”补充到了“骨”。否则,吃了一堆补钙产品,但真正被体内吸收的寥寥无几,那就是事半功倍了。
(4)避免受凉
刚才提到膝关节的天生生理结构的保温性能较之其他人体部位都要差,所以,人为加强膝关节的保温措施,除了天凉注意添加衣物外,就是给膝关节穿上一件贴心的“小棉袄”,避免受凉。
(5)合理使用护膝
“护膝”,顾名思义,功能只有个,就是保护膝盖。当膝关节发生问题时,护膝不仅可以起到保温作用,还可以给膝关节提供一定的物理支撑和保护。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在护膝选择上,要注意大小适中。过松的护膝起不到应有的保护效果,过紧的又可能会阻碍膝关节正常的血液流通,反而有害。
三、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目前阶段,想要彻底根治“老寒腿”这种病症很困难。而且,就如前文提到的,造成这种病症的原因很多,其中可能更涉及遗传因素。所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早发现、早预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预防的首要,就是重视。只有重视了,才会细心留意病症演化并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才会最终尽可能减轻症状,远离病症。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老寒腿”族们警惕降温对自己的影响。你还有什么生活小常识,快来跟我一起分享吧,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