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人方式查询,8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节
此时采摘的艾草(艾叶)效果也最好
艾
草
“手持艾旗招百福,门悬浦剑斩千邪”,很多地方会在端午节,将艾草、菖蒲挂在门上,寓意招福辟邪,使主人平安健康。
其实,艾草也是一味常见中药,今天小编教你从艾草里收货一年的健康。
可食可戴亦可药食
活血调经祛湿消肿
1.艾叶煮鸡蛋:活血调经
艾叶温经止血,能缓解虚寒引起的月经不调、腹痛、月经总不完等症。
煮鸡蛋时,在水里加一把干燥的艾叶,能帮助调经。
2.祛湿消肿:艾叶茶
夏季,正是培阳驱寒的时节,对于有胃寒人士或者容易腹部手脚冰凉的女性,正是喝艾叶茶的时候。女性在熬夜加班后,如果出现浮肿,就可以试试喝艾叶茶来消肿。艾叶若配伍生姜、红糖、大枣一起喝,效果更好。
具体做法:
取新鲜的艾叶15g洗净,加生姜5片,大枣5枚,红糖适量,水煎服。或取鲜艾叶15g,白糖20g,共煮汤饮用,适用于妇女经期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等。还可以每次取干艾叶3g左右,沸水冲泡后代茶饮。
小贴士:鲜嫩的艾叶还可做成艾糍(青团)。
戴艾叶香囊:提神醒脑
将艾叶磨成艾绒,塞入碎布缝制的袋内即可。
洗艾叶泡脚:缓解黑眼圈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引起黑眼圈原因之一,用艾叶水泡脚,能滋阴补肾、清体内虚火,是除黑眼圈的好办法。
具体做法:
取新鲜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截取一根艾条的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桶内,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等艾叶泡开后,再放置为温水泡脚,直到全身微微出汗。
如果在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喝一杯生姜红枣水,效果会更好。
艾草泡脚还可改善手脚冰凉,以及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经常咳白痰的情况。
灸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虽然端午节门上要挂新鲜的艾草,但艾灸最好用放了3~5年的陈艾。
艾灸适宜虚证和寒证,如虚弱怕冷、久病、受凉腹泻、关节冷痛、风寒感冒等。
1.关节冷痛
有膝关节炎,且关节经常觉得凉,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可采用艾灸盒艾灸整个膝关节部位。
2.腰疼
通常情况下,我们出现腰疼,除了隐隐疼痛外,还会感觉腰痛发冷,这多跟肾气不足或肾脏受了风邪、湿邪的侵犯有关。
艾叶具有行气活血、逐寒祛湿、温经通络的功效,所以此时,如果能用热乎乎的艾叶包敷一敷,马上就能缓解酸痛。
具体做法:
如果是新鲜艾叶,可以先把艾叶放在炒锅里炒干。等艾叶炒干后,用手把艾叶搓碎,再用少许醋拌一下就可以了。用时把炒好的艾叶放在微波炉里热一下,然后装在一个布袋里,腰疼时敷上三四十分钟就可以了。
3.胃痛
胃痛,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如果平时经常觉得胃里凉、想喝热水,或者吃完冷饮胃不舒服,可用艾条灸一灸中脘穴(肚脐到胸骨下缘连线的中点)。
具体做法:
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穴位或局部2~4厘米处熏灸,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且无烧灼感为度,每个穴位灸5?15分钟,不能过长。
艾灸更适合缓解“寒证”,使用应先咨询中医。艾灸时注意及时清理燃端的灸条的灰,避免脱落在皮肤上造成烫伤。
艾灸不是距离越近效果越好,感觉烫的时候,可调整艾灸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以免烫伤。
坐艾叶坐垫
怕冷、怕吹风、喜欢吃温热的食物、一遇凉风就腹泻,可能是寒性体质的表现。都说“寒为百病之源”,此时不妨给自己做一个艾叶坐垫。
具体做法:
取艾叶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每天坐在上面即可。
艾叶虽然用途很广但不适合下面几类人
1.上火体质慎艾
艾叶药性温热,有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等“上火”表现的人,不宜使用艾草,尤其是艾灸。
2.慢性病患者慎泡脚
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静脉曲张的人,如果用艾叶泡脚,水温过热或时间过长,可能増加心脏负担。泡脚10分钟左右即可,水温40摄氏度至42摄氏度为宜。
3.身体不佳不宜用
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口渴,醉酒时都不宜用艾灸、泡脚、熏蒸等方法,大悲、大喜、大怒等情绪不稳定时也不宜用。
4.孕妇和儿童要少用
女性和儿童宜减量、少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艾灸。另外,颜面部、心前区、大血管和关节活动处,不要自行艾灸。此外,皮肤有破损的部位,不建议直接用艾草浸泡或做艾灸。
小贴士天气变热,蚊虫大量滋生,而艾草中所含的艾叶油具有很强的杀菌灭虫作用。可取半斤艾草晒干,放到盆子里,把门窗关好后,点燃,烟熏居室,可起到除蚊灭蛆,杀死跳蚤的作用(注意防火)。把花椒与艾叶放在一起烟熏效果更佳。但由于艾叶油挥发后容易使人皮肤黏膜潮红,所以烟熏的时候,最好别待在屋内。
来源:CCTV生活圈
原标题:《端午最该学会艾草养生,只顾着吃粽子你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