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关节炎即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也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等。其特征病变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在关节边缘可有骨赘形成,也就是平常说的骨质增生,病理变化以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病变为主。常发生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特别是绝经后女性。最常受累的是膝、髋、手指、腰颈椎等关节。所以重点说一下膝关节炎的治疗。
膝关节是人体主要承重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逐渐减退,关节腔黏液分泌减少,关节软骨干燥,逐渐磨损、变薄,关节骨质增生,加之关节周围的肌肉生理性萎缩,韧带弹性减弱,膝关节的活动能力逐渐减退。
骨关节炎的症状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减少和关节变形。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膝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开始加重。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诊断标准(中华骨科学会标准版)
(1)、膝痛1月以上(2)X片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囊变,骨赘形成(3)关节液清亮、黏稠,白细胞<个/ml(4)年龄≥40岁(5)晨僵<30min(6)有骨摩擦音
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呢?
一、保守治疗
1.运动疗法(1)低强度有氧健身运动(2)关节功能及柔韧度锻炼(3)股四头肌力量锻炼,但不提倡进行扭动及有高冲力的运动方式。
2.控制体重控制体重为强烈推荐的治疗手段。
3.物理治疗及针灸、电刺激物理治疗的作用是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改善膝关节功能,运用物理疗法可以温和而去有效地缓节膝关节的疼痛和僵硬感。针灸治疗和经皮电刺激治疗对于某些疼痛具有缓解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疼痛治疗。
膝关节急性发作期,尤其是膝关节红肿发热时不要用热敷的办法消肿止痛,以免过热反加重局部肿胀。
4.调整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避免膝关节负重增大的动作或运动,例如爬山、爬楼、下蹲、跪地等等。膝关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冷、潮湿的刺激。
二、药物治疗
1、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首选对乙酰氨基酚(4g/d,OTC单次剂量<mg)
2、非甾体消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等;
3、关节腔内注射治疗(1)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曲胺奈德注射液,即封闭治疗,多数近期效果较好(2)透明质酸,如玻璃酸钠注射液等。玻璃酸钠又称透明质酸钠,是关节黏液的主要成分。向关节腔里注入高分子量、高浓度、高黏弹性的玻璃酸钠,能改善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强关节液的黏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和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但是目前这些治疗存在争议,部分可缓解症状,但是远期效果差。并不十分推荐!
4、软骨营养药:氨基葡萄糖、软骨素、胶原蛋白水解物(CHs)、非皂化鳄梨大豆素等,效果不确切。
三、手术治疗
如果服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后疼痛仍然缓解不满意,或者药物虽有效,但一旦停药就疼痛明显,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的时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
手术治疗又有很多方法,主要包括:
1、微创关节镜清理术:主要适用于关节有游离体绞锁或半月板损伤,而关节磨损程度还不算严重的病人,关节镜手术对于严重骨性关节炎的病人效果不理想。
2、截骨畸形矫正术、主要适用于关节退变程度轻,但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明显的病人,这样的病人通过截骨矫正畸形,恢复关节正常的负重后疼痛会随之减轻。
3、单髁表面置换术主要适用于中到重度关节磨损,但磨损尚且局限于胫股关节的前内侧间室、畸形较轻的病人,单髁表面置换术手术相对较小,不改变关节的运动学方式,恢复快,效果好。
4、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适用于重度的关节磨损、严重的关节畸形的病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到目前来讲是比较成熟的手术技术,而且也只是关节表面的置换,所以不必过分畏惧手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