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注射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

重庆突遇“断崖式降温”,我国的北方地区,更是遭遇冷空气和暴雨双重突击。特别是寒露时节,昼夜温差较大,不少患有骨关节炎的朋友反映,膝盖的“小情绪”也来了。

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而长久以来却是一个被忽视的疾病,被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没有得到患者的足够重视。

世界骨关节炎患者约3.55亿人,而我国大概占了三分之一,约为1.2亿人,发病率为13%,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患病。

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中“炎症”并不是平常认为的“发炎了”,从概念上看,骨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变性、损害为主,最终导致关节退变、骨质增生的慢性骨关节疾病。

骨关节炎又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俗称“骨质增生”或“骨刺”。它主要是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等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

骨性关节炎的特征是软骨破坏和骨质增生。

简单来说,是一种关节老化、蜕变、磨损加重而引起的病理现象。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和僵硬,关节积液、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为主,后期还会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而致残,素有“致残杀手”之称。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但是与此同时,饮食无忧的年代体重超标现象也极为普遍,体重超标加重了承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脊柱)的负荷,使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我国一项关于骨关节炎的“十五”攻关计划项目表明:全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患病率为46.3%,男性患病率为41.6%,女性患病率为50.4%,60岁人群比40岁人群的患病率高出一倍。

近年来,又出现了汽车族、手机拇指族、键盘手指族,使得该病的发病又趋于年轻化了。

骨关节炎的治疗方式?

目前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

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减少关节的负荷。膝关节病变严重时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减轻关节的负担。

传统治疗方法中,以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还有控制炎症的双醋瑞因等,可以试用,但疗效均不太肯定。对晚期病例,出现关节畸形及关节功能障碍者,需要在骨科进行手术治疗。总体上讲目前临床上尚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若有外伤或长年负重者,软骨可能更薄,甚至有破裂、骨刺的产生。由于软骨的再生能力极差,所以临床上一直没有较好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此之前,医生们只能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不适症状,到疾病终末期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但存在高昂的费用、术后感觉异常以及植入材料使用寿命的限制等一系列问题。

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应用,科学家在探索这些技术在骨关节炎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可行性,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试图找到修复关节软骨、恢复关节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干细胞疗法逐渐展现出较为乐观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治疗是通过体外培养具有血管再生、活性组织修复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采用局部定点注射种植技术,将活性细胞靶向种植在关节上。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生成软骨功能,能在体内微环境作用下主动迁移至受损部位进行修复重建,并且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炎作用。

这些特点可减轻和缓解膝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从根本上改善了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缺陷,提升疗效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副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关节组织内同时具有成骨和成软骨特性。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关节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无MHC限制性,来源丰富可取自脐带或胎盘,损伤趋向化作用及“归巢”功能;

加上免疫调节和损伤修复特性,在机体内可分泌大量生长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促进修复组织损伤,抑制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因此间充质干细胞成为治疗关节炎的另一种选择。干细胞改善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疼痛减轻,活动程度增加,步行距离与步行时间明显延长。

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种子细胞,逐步显示出在慢性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间充质干细胞在退行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已经展现出更快速、更显著、更持久地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特点。

不仅如此,对于由自身免疫系统紊乱造成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间充质干细胞所具备的免疫调节以及组织修复能力,可以抑制患者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和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相信随着科研技术的深入,对干细胞的了解将更为全面和深刻,不久的将来,更高证据水平的研究和更有突破性的细胞治疗技术会进一步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干细胞会被广泛应用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nglish.net/gjyzy/86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