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经典药物,可以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需要注意,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比较接近,使用过程中,为了预防严重不良反应,采取小剂量使用(首剂2片,1小时后再服1片)。不可大剂量使用秋水仙碱,既不会增加疗效,还会显著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2.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消炎镇痛药,具有抗炎、抗风湿、镇痛、解热和抗凝血等作用,广泛用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多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要注意,首选起效快、胃肠道不良反应小的药物,足量足疗程,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大剂量和长期应用。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抑制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关节的充血水肿,在痛风镇痛方面起效迅速。但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容易复发,长期使用容易造成消化道溃疡、感染、骨质疏松等。而且,有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痛风患者,患痛风石的风险增高5倍,糖皮质激素还会加快关节的结构破坏,且与高血压、血清肌酐升高、慢性肾病和血脂异常有关,所以不作为痛风镇痛首选,更不建议长期使用。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选哪种抗炎镇痛药呢?国内外指南的意见并不统一,用药策略,美国医师协会(ACP)指南推荐糖皮质激素作为急性痛风发作的一线用药,而年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EULAR)指南和英国风湿病学会(BSR)指南则首推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治疗。我国指南首推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临床上也多使用这两种药物。
二、痛风急性发作用药多久症状可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炎晶体在关节及关节周围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剧烈的关节红、肿、热、痛。痛风发作时如刀割,在24~48小时疼痛会达到最高峰,首次发作的关节炎多于7~10天自行缓解,两次痛风发作之间为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多数为1~2年内。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和预防,间歇期会越来越短,痛风发作的次数会越来越频繁。
当痛风急性发作时,要第一时间给予抗炎镇痛治疗,并且用药要足量、足疗程,直到急性痛风关节炎完全缓解。
不同诱因所导致的痛风临床特点不一样:
扭伤引起的痛风,发生快、疼痛重、持续久,一般会超过半个月,且容易发展为慢性痛风。
暴饮、暴食所诱发的痛风,一般发生在饮食后4~6小时,病情进展快,但经过有效治疗,病情多在1~2周内可以完全缓解。
不同患者、不同诱因、不同时间发生的痛风,强烈程度、持续时间有差异,轻微发作可能经过数小时至数日即可缓解,症状严重者则可能持续1~2周,甚至更长时间。总之,应该在发作后尽快进行抗炎止痛治疗!
三、止痛药需要一直吃吗?降尿酸药何时用?止痛药不需要一直吃,当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完全缓解后,就不需要继续服药。不管是哪一种止痛药,不良反应都不容忽视,既要严格限制每日剂量,也要控制止痛药的累积使用量。
当然,能避免痛风急性发作是最好的,如果已经发作,遵医嘱使用止痛药,不要非必要地大剂量、长期使用止痛药。
与止痛药不同,降尿酸药需要持续使用,什么时候要开始使用降尿酸药呢?
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如果仅有尿酸高,不需要使用降尿酸药,如果尿酸高的同时合并三高、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则需要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
对于痛风患者,以往认为降尿酸药仅在痛风间歇期使用,不在痛风急性期使用。现在稍微不同,认为正在使用降尿酸药物的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时不需要停用降尿酸药物。临床上,也有在痛风急性期小剂量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做法。很难说孰对孰错,结合医生的风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降尿酸药需要持续使用。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不是一朝一夕能调理好的,持续用药保证尿酸水平持续达标,才能有效避免痛风石、痛风肾等并发症出现。
降尿酸药也不一定需要终身服用。如果能把尿酸长期控制在目标水平(一般痛风患者60微摩尔每升,合并痛风石00微摩尔每升),不少于1年时间,痛风很少复发,关节内尿酸盐晶体溶解了,不用担心痛风石,患者的尿酸代谢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则可尝试减停降尿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