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临床表现多为上下楼梯痛、膝盖红肿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某些患者还会表现出弹响、肿胀、积液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关节畸形,严重者甚至会残废。
多数膝关节炎患者初期症状较轻,若不接受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有膝部酸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弹响等症状。膝关节僵硬、发冷也是膝关节炎的症状之一,以僵硬为主、劳累、受凉或轻微外伤而加剧,严重者会发生活动受限。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效果亦不。本研究采用正清风痛宁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四川省攀枝花煤医院年1—6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不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并发病影响到膝骨关节者,如骨结核,骨肿瘤,感染性关节炎,代谢性骨病等;有严重胃溃疡,胃出血患者;晚期畸形,残废,丧失劳动能力者;合并严重心肾肝脑疾病者;精神不正常者;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结果的药物患者。患者中男33例,女47例;平均年龄(66.58±7.80)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8.15±6.80)岁,平均病程(18.02±5.40)个月;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28±1.20)岁,平均病程(16.44±7.00)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四川省攀枝花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mg/次,2次/d。观察组采用正清风痛宁60mg/次,2次/d;患者均治疗10周时间。治疗10周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功能困难程度,检测血清IL-1β和TNF-α的表达,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经过10周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7.50%),对照组7例(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P<0.05)。两组患者疼痛、关节僵硬、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正清风痛宁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同时也降低了血清IL-1β和TNF-α表达。
内容摘自“刘秋燕.正清风痛宁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以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慢性病学杂志,,第17卷第9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