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膝关节的诊疗误区去除骨刺,骨关节炎就

膝盖疼是很多中老年人都会出现的现象,尤其是在上下楼梯时疼痛尤为明显,严重的甚至会使患者活动受限。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中老年人对它日益重视,但由于科学意识的缺乏,常常会在认识上出现误区。

为此,医院专家总结了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的五大误区。

1、骨质增生就是骨关节炎,它们的治疗方法一样?

答:骨质增生,又叫骨刺,是关节或脊柱老化后发生退行性变而引起。骨质增生是骨关节炎的继发改变,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软骨的磨损,而骨质增生是机体试图修复软骨破坏的继发性改变。

医院专家表示:很多老年人的关节仅有轻微的软骨破坏,骨刺很小,关节功能不受限制,疼痛也很轻微。只要保养得当,这种骨质增生一般不会发展成骨关节炎。而如果关节软骨呈进行性退变,明显骨质增生,骨质硬化象牙变和骨囊肿,关节疼痛影响行走,活动明显受限,就可以诊断为骨关节炎了。

可以说,骨质增生并不等于骨关节炎。

2、去除掉骨刺,膝盖就不再疼了?

答:在门诊,有很多患者会强烈要求医生去除膝盖里的骨刺,以为只要去除骨刺,骨关节炎就会好了,膝关节也就不疼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骨刺是软骨退变后的继发改变,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导致疼痛,骨刺表面多有软骨覆盖,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感觉不到疼痛;但软骨退变会导致软骨下骨裸露、骨髓水肿,囊性变等病变,引发软骨下骨源性的疼痛,同时,滑膜的水肿炎症也会引发滑膜源性的疼痛。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增生的骨刺与韧带等软组织形成撞击,比如股骨髁间窝的骨刺会撞击前后交叉韧带,股骨和胫骨内侧髁的骨刺会顶起压迫内侧副韧带等。

其实骨刺在某种程度上对稳定膝关节是有帮助的,因此如果不处理磨损的软骨,单纯去除骨刺,不但不会改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甚至有可能加重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奉劝被骨刺困扰的患者,在寻求医生去除骨刺的同时,还应把目光放在如何处理磨损的软骨。

3、治疗骨关节炎,只有固定的“三部曲?

答:很多患者在确诊了骨关节炎后,往往会得到这样的意见:先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减轻症状,如果不行就做个微创关节镜手术清理关节,实在不行就只有换关节了。大家也习惯把他们称之为治疗骨关节炎的“三部曲”。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骨关节炎病情程度、全身情况、生活方式乃至家庭、经济等情况综合个体化考虑,决不是机械的遵循“三部曲”。

4、关节镜微创手术是万能的,谁都可以做?

很多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在经过保守治疗后,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缓解,但又对关节置换手术心生恐惧,继而把目光集中在了关节镜微创手术上。事实上,关节镜手术有自己的适应症人群,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后才能决定是否适合做,且不能听信一些没有依据的宣传而随意进行手术。

其实对于早期局限于单一间室的骨关节炎,尤其是髌股关节、单间室胫股关节的骨关节炎,年轻患者或拒绝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者,可以行关节镜下清理和关节成形手术。但对于关节力线异常,即严重O型、X型腿或髌骨半脱位的患者,需要进行置换关节来恢复膝关节正常力线。

5、置换关节只能用7、8年,老年人手术风险较大?

答:不少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常常担忧慢性病会加重他们的手术风险,并且人工关节的寿命有限,如更换了一场过几年还得再换。

实际上,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手术技术,一般情况下,只要患者全身各系统功能尚好,按时服用慢性病药物,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安全可以接受手术。

微创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是当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最新成果,核心是以最小的创伤、再生关节的功能。医院在千余例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率先开展这一手术。给众多中老年人膝关节病患者,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带来了福音。

同传统人工膝关节置换相比,这一手术切口小,皮肤切口8-12cm,更少的失血和软组织损伤,减少了术后疼痛,因而更具安全性;该手术术后膝关节稳定,感染率低,关节功能恢复好;康复期大大缩短,降低了住院费用,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另外,有数据表明,超过98%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体长达10年以上,90%以上的患者更可使用长达20年以上。因此,大多数老年人换了人工关节后都可以终生使用。需要强调的是,患者术后应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功能锻炼,并遵医嘱按时随访,才能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到最小。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nglish.net/gjyzy/49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