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诊疗一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

一.定义

OA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二.分类

O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OA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无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诱因,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继发性OA可发生于青壮年,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定、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三.流行病学

OA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65岁以上的人群50%以上为OA患者。累及部位包括膝、髋、踝、手和脊柱(颈椎、腰椎)等关节。从区域特征来看,农村地区膝关节症状性OA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四.诊断

(1)临床表现

1.关节疼痛及压痛:关节疼痛及压痛是OA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疼痛在各个关节均可出现,其中以髋、膝及指间关节最为常见。初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寒冷、潮湿环境均可加重疼痛。OA晚期可以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夜间痛。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其明显。

2.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髋、膝关节。晨起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俗称晨僵,活动后可缓解。关节僵硬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至十几分钟,极少超过30min。患者在疾病中期可出现关节绞锁,晚期关节活动受限加重,最终导致残疾。

3.关节畸形:关节肿大以指间关节OA最为常见且明显,可出现Heberden(希伯登氏)结节和Bouchard(布夏尔氏)结节(图1)。膝关节因骨赘形成或滑膜炎症积液也可以造成关节肿大。

图1

4.骨摩擦音(感):常见于膝关节OA。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活动时可以出现骨摩擦音(感)。

5.肌肉萎缩:常见于膝关节OA。关节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可以导致受累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关节无力。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为OA明确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在X线片上OA的三大典型表现为:受累关节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关节内可见游离体,甚至关节变形。

2.MRI:表现为受累关节的软骨厚度变薄、缺损,骨髓水肿、半月板损伤及变性、关节积液及腘窝囊肿。MRI对于临床诊断早期OA有一定价值,目前多用于OA的鉴别诊断或临床研究。

3.CT:常表现为受累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和骨赘增生等,多用于OA的鉴别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骨关节炎患者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一般在正常范围内。若患者同时有滑膜炎症,可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轻度增高。继发性OA患者可出现与原发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四)临床分期

目前,对OA的临床分期有多种方法,包括根据临床特点的四级分期、根据X线改变的KellgrenLawrence分级和根据关节镜下关节软骨损伤的Outbridge分级。(表1-表5)

四、治疗OA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延缓疾病进展,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OA的总体治疗原则是依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自身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及程度等选择阶梯化及个体化治疗。

(二)药物治疗应根据OA患者病变的部位及病变程度,内外结合,进行个体化、阶梯化的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OA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局部外用药物和全身应用药物。

(1)局部外用药物:在使用口服药物前,建议先选择局部外用药物,尤其是老年人,可使用各种NSAIDs类药物的凝胶贴膏、乳胶剂、膏剂、贴剂等,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外用药物可迅速、有效缓解关节的轻、中度疼痛,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微,但需注意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中、重度疼痛可联合使用局部外用药物与口服NSAIDs类药物。

(2)全身应用药物: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药物、针剂以及栓剂,最为常用是口服药物。用药原则:①用药前进行危险因素评估,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english.net/gjyln/8843.html


当前时间: